倾力打造智慧能源城市!贵安新区试运行国内首座“1+3”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
贵安与雄安仅一字之差,两个国家级新区有一个共同目标:打造智慧能源城市。2017年11月,贵安新区建成国内首座“1+3”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,并投入试运行。不久,雄安新区派出代表团到该能源站考察取经。2018年,雄安新区新能源的大量应用、分布式的规划布局以及智慧能源的多样利用,正从图纸走向现实。国内首座“1+3”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供能系统 贵安新区“1+3”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试运行至今,获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环保部高度认可。省住建厅、省发改委、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等部门将该项目列为“贵州省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”“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示范项目”,建行、农行等金融部门给予10亿元授信和融资支持。该项目技术利用居国内领先。运用专利技术15项,首次采用空气压缩储能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、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综合管控技术,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。贵州贵安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该项目开发建设,已掌握核心工艺技术,形成一套集开发、建设、运营为一体的完整商业模式,具备复制推广条件。该公司党委书记王宏告诉记者,所谓“1+3”多能互补,即“1种清洁能源(天然气)+3种再生能源(水源热泵、太阳能光热、空气动力储能)”互补,将水源热、光伏热和空气能、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转化为冷气、热水、蒸气和电力等形式,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。国内首座“1+3”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供能系统8月26日,记者沿贵安新区黔中大道来到贵安云谷分布式能源中心,实地参观了这座“国内首座”能源站的神奇。在地下层,燃气发电机组、空气发电机组、空调冷热水循环泵、生活热水回水泵、螺杆式水源热泵、离心式水源热泵、各种不同颜色的管道等设备正常运行,每天源源不断向园区居民区、酒店、商场、工厂等提供定制化冷、热、电、蒸汽、生活热水等综合能源供给服务。据介绍,在贵安新区,河水温度与气温相比,夏季低10至12度,冬季高8至10度。利用水温与气温差作为热交换来调节制冷制热系统,可节约能源40%。这仅仅是记者“听得懂”的一项新技术利用。“运用这套系统,节能环保,还节约酒店经营成本,真好!”洲际贵安智选假日酒店工程安保部经理杨春岩说:“采用贵安云谷多能分布式能源中心供给的空调冷暖和生活热水,每个房间每天费用才8元,与传统供能20多元相比,节省了一大笔开支。这套系统智能化程度高,4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酒店全天24小时的空